楼 · 宁大

2017-07-26

一楼一故事,一宇一段情。

身边的一栋栋红楼,荡漾着海派、大气的风范,更在我们心中泛起的的一阵幸福。

包氏教学楼群

沿着大踏步,拾级而上,是将1-3号楼和4-6号楼联接在一起的宽阔的平台和连廊,6幢主楼按旋转对称方式布局,带来的是随你想像的巨大的动感。

1998年夏,深受鼓舞的船王包玉刚先生胞兄包玉书先生,以及包玉刚先生长女包陪庆女士,决定捐资助建包氏4号教学楼。连同包氏四姐妹捐建的包氏5号教学楼,包玉刚先生生前规划的宁波大学校舍主体工程——16幢按旋转对称方式组成的教学楼群终于付诸现实。

6幢楼又分别以浙东名人王阳明、虞喜、黄宗羲、竺可桢、童第周和全祖望命名,这些学者前后承续,形成了博采、求史、重史、爱国等优良的学术传统,包氏教学楼群以浙东学人命名,体现了宁大开学先驱对浙东学术传统的追慕。

包玉刚图书馆

这是位于包氏主教学楼群东面的包玉刚图书馆,楼仍然是红砖外墙,并冠有钟楼,带着不列颠New University的风格,精致而又大气,和周围建筑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包玉刚图书馆内的石碑记载着:纪念包玉刚先生,爱国爱乡,造福桑梓。这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一九九二年为包玉刚先生助学义举的题词。

包玉刚图书馆顶有一巨大的时钟,时间永远停留在1029分,寓意着宁波大学校庆日1029日将永远深刻地铭记在每一个宁大人的心中。

邵逸夫教学楼、图书馆、艺术楼、职教楼

邵逸夫图书馆是邵逸夫先生对合并办学前的原宁波师范学院捐赠的第一个项目,接着,邵逸夫再一次捐资助建逸夫教学楼、逸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三座大楼的拔地而起,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邵逸夫先生分别于1987年、1991年、1994年三度莅临学校,与莘莘学子共叙乡情,同续乡谊。

林杏琴会堂

林杏琴会堂由浙江省“爱乡楷模”、宁波市“荣誉市民”、香港荣华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安中先生偕子赵亨龙、赵亨文先生捐资助建,并以其慈母的名讳命名,于19961029日落成。大跨度网架结构,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标准舞台,可容纳近千人的观众席及展览厅、排练厅、化妆室等附属用房,林杏琴会堂的落成,为学校举行大型学术讲座、集会、组织文娱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设施,

赵安中先生出资捐助的很多大楼中,都以母亲林杏琴的名讳命名。“母亲林杏琴是赵安中终生感念的亲人,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只不过她的手里没有教鞭,没有戒尺,甚至没有一句教诲人的话。她给予安中先生的完全是一种无言之教。”这种感念之情伴随了赵安中先生的一生。也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游子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 

安中大楼

宁波大学的每栋楼都有一个故事,盖安中大楼的资金里面,就有赵安中先生的孩子们送给他85岁生日的礼物——1500万元。孩子们想让一向俭朴的父亲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准备为他买一套新房。而赵安中先生却在自己85岁生日的那天回到了宁大,将1500万元的支票亲手交给了宁波大学。

赵安中先生一向鼎力支持宁波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曾先后偕子捐资助建林杏琴会堂、体育场司令台、杏琴园、杏琴苑,设立杏琴园教育基金和荣华学者奖励计划,现又再次捐1500万元巨资,助建宁波大学行政与会展中心大楼,至今,他们家族捐助给家乡教育事业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亿元。后应我校恳请,大楼命名为“安中大楼”,以纪念赵安中先生对祖国教育事业及宁波大学之丰功盛德。

赵安中捐助宁大的多个项目,多义他儿子的名义进行。宁波人重孝,做善事多以父亲或母亲的名。赵安中特意用两个儿子的名义,实在是寄希望新一代的宁波帮,一代代的宁波帮,来帮宁波,来关心宁大。

今天,安中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正是对先生最好的写照,我们只有再走进安中大楼,在安中先生的铜像前深深鞠躬,怀念他对宁大的拳拳之爱。

曹光彪科技楼和曹光彪信息楼

1986年宁波大学建校时,曹先生就参加了当时的开学典礼。时隔10年,他率子孙三代来到宁大主持他捐建的曹光彪科技楼奠基典礼。而后,他又参加了曹光彪科技楼揭碑典礼、曹光彪信息楼奠基典礼及其落成典礼。他的五度来访,构成了宁大发展史上特殊历史时刻。

曹光彪先生带着一颗造福社会、扶持教育之心来到宁大,作出了一番番盛德义举。它主要用于实验科学研究方面,是实验基地之一。在科技楼奠基时他满怀深情的说:振兴宁波,事在人为,基础在教育。教育乃立业之根本,强国之大计。我能为家乡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是我和我全家的光荣,他还勉励全体宁大学子,努力学习,以科技加经商的头脑走向世界。 

包玉书科学楼

由甬籍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包玉书先生慷慨出资2200万元助建而成的包玉书科学楼,共六幢,建筑面积达46000平方米。它左临甬江公园,右傍龙赛理科楼,面向宁波市规划拟建的滨江大道,起成为了宁波大学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包玉书先生是宁波大学的创始人包玉刚先生的胞兄,包玉书科学楼与宁大教学区中轴线北面已经建成的包氏教学楼群遥相呼应,透出了大学校园建筑的大气和端庄,也见证了包氏家族的兄弟情深。

至真楼、至善楼、至美楼

19965月,阔别故土70余年的宁波籍世界著名医学家、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国际外科医学院院士汤于翰博士偕夫人陈云裳女士,应邀来宁波大学参加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次年5月,这位挚爱故乡的长者,向宁大领导提议创办医学院,并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捐资1000万元助建。1998年,医学院一期工程竣工之际,汤先生依次将基础教学楼、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命名为至真、至善、至美楼。 

李达三外语楼和叶耀珍楼

世纪之交,李氏四子女根据父亲李达三先生的意愿欣然商定捐助325万帮助建立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教育大楼,以庆祝父母李达三、叶耀珍女士的金婚之喜,籍报养育之恩。

“语言”是以“交流”为基础的,如果要体现外语学院的基本特征,“交流”则是最完美的诠释。在该建筑的创作过程中,“交流场所”的设计成为建筑空间创作的一大特色。

叶耀珍女士,是省爱乡楷模、市荣誉市民、宁波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李达三的夫人。2005年,在得知宁波大学研究生事业迅速发展却没有一幢属于研究生的大楼时,叶耀珍女士慷慨解囊捐助此楼,该楼主要功能是作为研究生教室及研究生管理、行政办公等综合用房。叶耀真楼的建成改善了宁大研究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推动了研究生事业的发展。

宗瑞航海楼

顾氏家族的奠基人顾宗瑞有强烈的故乡情结,他身在异乡,却心系故乡。1972年顾宗瑞仙逝,弥留之际,老人家仍念念不忘生养自己的故土,再三嘱咐其子嗣要爱国爱乡、造福桑梓。

为帮助家乡培养航运人才,继承父亲的事业,1997年顾宗瑞的二公子顾国华捐资助建宁波大学宗瑞航海楼,并捐赠航海操作模拟器等设备,设立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宗瑞奖学金,多次邀请外国专家来宁大讲课,帮助海运学院提高教学水平。

黄陈月莉楼和黄庆苗楼

黄陈月莉楼和黄庆苗楼均由香港安泰集团公司主席黄庆苗先生及其夫人捐资助建,前者现在用于教学行政办公室,后者供学生事务办公和综合服务之用,

黄庆苗先生曾说过:“宁波是我们的家乡,近几年来宁波的经济发展得非常快,作为宁波人,我们深感欣慰和自豪。经济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宁波大学作为宁波市的最高学府,担负着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光荣使命,本人为了表达支持教育,发展宁波的心意,愿略尽绵薄之力,资助新建这些大楼。”字里行间足见黄庆苗先生及夫人对宁波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关心及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今天的宁大校园中,南有黄庆苗楼,北有黄陈月莉楼,南北两楼,遥相辉映将共同成为黄庆苗先生伉俪情系教育、泽惠学子的历史丰碑。

魏绍相海洋天象馆

在一个半球形地天幕上,你可以看到在地球上不同经纬度的各类天象,比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行星、恒星在天空中穿行,地球自传轴的岁差转动等;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你可以看到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内发生的天象,比如日月食的变化、流星雨的大爆发、卫星、彗星、夜景、极光、日出日落……这是魏绍相海洋天象馆展示的奇观。

魏绍相海洋天象馆是我省第一个大型海洋天象馆,是由宁波帮人士魏绍相先生资助建成的。天象馆为向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天文航海学这方面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提供了保证,通过配置的天体观察系统,我们拥有了一双可监测神舟系列飞船的慧眼,和天空尽在咫尺。

锦绣活动中心和绣山工程楼

1996年清明,台湾宁波籍实业家朱绣山先生父子一行返乡扫墓后,举家私访宁波大学。那次他们在宁波大学大门口碰见金融学院(现更名为商学院)93级宿黎、叶琦两位女同学,两位女同学热情地带着他们参观了宁大校园,她俩彬彬有礼的举止和热情大方的介绍,他给父子俩留下良好的印象。当了解到学校的文化娱乐场地有限时,朱绣山父子便捐助了锦绣活动中心。这是第一个台湾籍的宁波帮人士对宁大的捐助项目。

之后的绣山工程楼是朱老先生80岁生日送給宁大的礼物,他没跟任何人提过,还是朱绣山先生的长子朱英龙先后来才讲起的。

朱绣山老先生虽身居宝岛,却情系故乡,长期以来为家乡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公益事业尽心尽力。诚如朱英龙先生回忆道:“父亲常常教育我好好做人,认真做事,尽自己的本份,多帮助別人。他更要我存有关怀的心、感恩的心以及包容的心,留給我一部活生生的爱的教育。”

上一条:玩 · 宁大 下一条:绘 · 宁大

【关闭】